近日,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禹日成研究员、沈希副研究员团队在《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》期刊上发表了题为“In situ TEM analysis of reversible non-180° domain switching in (K,Na)NbO3 single crystals”的研究论文。压电材料的逆压电效应(电场激励引起材料应变),可产生超声波信号并控制机械结构精密移动,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和工业制造等领域。在铁电材料中,非180°铁电畴的可逆翻转是一种显著提高材料电致应变性能的特殊现象。论文利用透射电镜电学原位样品杆,在具有高逆压电性能的铌酸钾钠单晶中,观察到了铁电畴在外场激励下的翻转以及撤去电场后的逆向翻转。利用原子级分辨率的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结合高角环形暗场像分析,发现不均匀的晶格应变可能是铁电畴恢复力的来源。
论文要点如下:
随着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的愈加重视,多国及组织已对含铅材料的使用进行了限制,因此,发展高性能无铅压电材料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。铌酸钾钠是替代铅基压电材料的理想候选,吸引了众多研究人员的关注。然而,对于能提升铌酸钾钠性能的可逆铁电畴却鲜有报道,其电致应变性能的提高也相对缓慢。因此,研究铌酸钾钠中的非180°可逆铁电畴,对加深可逆铁电畴的理解和设计高性能铁电材料是非常重要的。
原位透射电子显微镜非常适合完成这一目标。透射电子显微镜(TEM)和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(STEM)具有亚埃级的空间分辨率,可以对原子柱进行直接成像。通过聚焦离子束手段将电镜试样转移到电学原位芯片上,再结合电镜原位样品杆,可以对铁电畴的翻转进行原位观测。图1为试样在原位透射电镜内部的示意图。
图1 试样在原位透射电镜内部的示意图
TEM明场像可反映畴区投影面积和畴壁取向。图2展示了在母体畴中镶嵌的五个条形铁电畴。结合选区电子衍射可判断出畴壁投影的晶体学取向为[3-10]C,推断出畴壁是60°铁电畴壁。给样品施加电压,从0 V逐步提高至24 V,五个条形畴面积明显增长,表明母体畴向条形畴进行了翻转(如图3所示)。当电压从24 V逐步衰减至0 V时,铁电畴壁发生逆向运动,5个条形畴面积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收缩,表明铁电畴发生了可逆翻转。
图2 TEM明场像和[001]C带轴选区电子衍射花样
图3 铁电畴随电压翻转的明场像,面积统计和可逆性评估。
铁电畴存在可逆翻转现象,说明材料中存在着恢复力。通过对原子级分辨率的高角环形暗场像分析,发现A位原子柱(K/Na混占位)的强度有明显起伏,说明在不同的A位原子柱中钾原子和钠原子的含量是不均匀的(如图4所示),这可能导致晶格中存在不均匀应变。通过原子柱位置衬度分析,发现该畴区的晶格极化方向只是趋于一致,不同晶格的极化方向或多或少存在偏转。由此判断出不均匀应变在材料中引起了挠曲电效应。它使材料的初始极化方向处于能量最低的状态,当极化翻转后撤去电压,挠曲电效应使极化恢复到初始方向。
图4 STEM分析成份起伏,应变波动,极化旋转。
综上所述,在原子尺度上,A位原子柱的K/Na相对含量存在较大起伏,引起的挠曲电效应在(K,Na)NbO3单晶中成为铁电畴恢复力,使铁电畴可逆翻转。
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郭秦文为第一作者,沈希副研究员和禹日成研究员,哈尔滨工业大学物理学院周忠祥教授为通讯作者,中科院物理所为第一完成单位。本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中科院B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和青促会人才专项等项目的支持。
原文链接
https://doi.org/10.1039/d3ta00737e